有一天,孟子閒來無事,一個人盤坐在書房裡,一個人自言自語,而且不斷地感嘆:「為什麼國君都不聽忠臣的勸諫?為什麼現在的國君這麼不明事理呢?唉......。」

        這時候,剛好有兩位學生經過,他們看到老師獨自一個人在書房內自怨自艾,他們就往老師的書房走去,想要和老師聊天。

        孟子看到學生走了進來,馬上向他們招手,要他們進來,當他們也盤坐好了以後,孟子以非常感嘆的口氣說:「假如這裡有一根很容易生長的植物,讓它一天曬太陽,接下來又讓它受凍受寒十天,你們認為他們會長得好嗎?」

        其中一位學生回答:「要是這樣對待這棵植物,它根本不可能活下去,怎麼可能長得好呢?」

        孟子聽完學生的回答之後,又繼續說:「你說得沒錯,完全正確!」

        「如果有一為國君身邊隨時都有小人圍繞在身旁,賢臣陪在身旁的時間只是一、二天而已,你們想這位國君會有仁民愛物的心?會想要好好治理國家嗎?」

        另一位學生接著回答:「小人圍繞、君子遠離的國君,他整天沉溺阿諛諂媚之中,一定是會荒廢國政的,他不可能有仁民愛物的心,更不可能會好好的治理國政!」

        孟子看到這兩位學生能夠深切的了解他所說的意思,他不想再多說,說了心裡更加沉重,於是他把話鋒一轉,轉到了讀書研究學問上,孟子心平氣和的說:「雖然下棋只是一項小技巧,如果不專心的學習,一樣學不好!我舉一個你們都知道的例子:奕秋是國內最會下棋的高手,如果讓奕秋教兩位學生如何下棋,其中一位學生他能夠專心一意的學習,注意聽奕秋的指導。另外一位學生雖然也在聽奕秋的講解,然而那一顆『外放的心』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?有時候還認為天鵝會飛過來,他想要拉開弓箭去射下那隻天鵝。他一想到可以射下那一隻天鵝,臉上還會露出淡淡的微笑呢!他根本沒在聽奕秋老師的講解。」

        「你們想這兩位學生學習到最後,他們的棋成效會是怎樣的情形呢?」

        學生肯定的回答:「當然是那位上課專心聽老師講解的學生學習得好!」

        這時候,孟子冷冷的笑了一笑,不知道為什麼他又無奈的說:「你說的不錯!」

        「只是,如果國君有我陪伴,那些小人就不會圍繞在國君身旁,他也不會......,如果國君有我陪伴,我就可以啟發國君仁民愛物的心......,即使有太多的『如果』,又能挽回什麼呢?」

        孟子口中的傷感,使這兩位學生無言以對,只是靜靜地陪著老師!

本篇故事出自於《孟子‧告子上‧第九章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