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物質生活富裕的人,若只顧著自己享受,不去關心他人,其心靈必然空虛。

        有一個寒酸子弟出身的醫生,獲取行醫的機會,賺進了大財富後,展現高度的智慧,於是在家鄉開設平民診所,對窮人完全免費服務,又附社私人開放的圖書館,以巨大經費購置大批書報雜誌,供人借閱參考,所以人人譽之為真正的好人。

        醫師是社會的佼佼者,知識淵博且精於專業,成功之後,名譽、財富、地位隨之而來,在這樣優厚條件之下,同樣是醫生,有人把財富用好幾把鑰匙鎖起來,只喜歡計算鈔票,當守財奴過完一生。相對地,有人保持善良之心,從事社會公益,取之於社會,也能用之於社會,人生更顯出意義與價值。

        有一個人掉到枯井裡,上面有一頭大象等著要把他置於死地,在枯井裡,他抓住了一條樹根,樹根上又有黑白兩鼠咬著那一條樹根,所以,這樹根隨時會有斷掉的危險。在枯井的周圍,剛好來了四條毒蛇,隨時準備攻擊他,最下面還有一條毒龍準備收拾他的命,這是佛所說的譬喻故事。

        這個故事主要是說人的一生,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,每天都像故事裡的主角一樣,處在生死輪迴之中,就好像掉入生死的枯井,出也出不來,周圍又有很多危險逼迫,令我們恐懼的因子,黑白兩鼠代表的是白天跟黑夜,也代表黑白無常;;大象是象徵無常。四條毒蛇,代表四大—地、水、火、風,下面的毒龍代表死亡。最後的結局,人心定會掉下去被毒龍吃掉。

        生死輪迴是非常恐怖的,但是我們都沒有察覺,只為了貪圖樹根上滴下來的五滴蜂蜜(代表五欲),為了吃這五滴蜂蜜,我們就不曉得要怎樣去逃命,或是怎樣去解決當前的危機。所以,心靈偏差就如同火車出軌,後果不堪設想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應該善用有限的生命,做有意義的事,行功立德,修身渡眾。若心中只感覺無奈、心冷、心亂,則將無以為斷。陶淵明的詩:「盛年不重來,一日難再晨;即時當勉勵,歲月不待人。」讓我們認理實修,天天心靈充實,互信戶愛,把握機緣,善盡良能,使社會光明,人生的價值無限,讓世界亮起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