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所謂茶道,在心非在術,在術而非在心。心、述並行處,常顯一味也。」

        〈《茶道極意》》。這意味茶道必須道心與茶術合一,不可偏廢。然而,歷代茶書大體偏於術而忽略了心。對於茶的產地、種類、製造技巧、茶具好壞、茶水優劣、煎點〈泡茶〉方法等,關於「術」的事情說之甚詳;但對如何在喝茶品茗當中修「心」,甚至在什麼環境,什麼心情吃茶品茗,卻都略而不論。反而在禪鬥中對茶「心」的吃茶規矩細說詳明。

        在趙州禪師「平常心是道」的禪法裡,吃粥、洗缽固然是最高的禪道,吃茶又何嘗不是。《指月錄‧卷十一》記載:〈趙州從諗〉師問新到僧:「曾到此間嗎?」 曰:「曾到。」 師曰:「吃茶去。」又問僧。 僧曰:「不曾到。」 師曰:「吃茶去。」後。 院主問曰:「為什麼曾到也云吃茶去,不曾到也云吃茶去?」 師召院主,主應:「諾。」 師曰:「吃茶去。」

        曾到趙州居住之觀音院的禪僧,趙州叫他吃茶去,不曾到觀音院的禪僧,趙州也叫他吃茶去。而那個因為好奇而發問的觀音院院主,趙州也叫他吃茶去!這就是趙州禪師以「平常心是道」的「趙州茶」。連吃茶這件事都是禪道,才是真正的「茶禪同一味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