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為了鼓勵學生不管在做人做事,或是在做學問上都要「持之以恆」,他又發揮豐富的想像力,又舉了「掘井」的事例來做說明。

        孟子舉例說:「不管是在擔負艱鉅的責任時,或是在鑽研學問上,一般人常在開始時不會感覺很困難,但是在途中往往會遇到困境或瓶頸時,因為無法突破困境或解決問題,而無法堅持到底,中途就放棄了,這是非常可惜的,這就像在挖井一樣。」

        「挖井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,但是為汲取地下水供應日常生活的用水,就必須努力的去做挖井的工作‧在挖井的過程中,究竟水源在哪裡,誰也不知道。這時候,人們所能做的事,就是憑藉一股耐力和恆心,不斷地嘗試;在嘗試的過程中,可能很順利的挖掘到水源,也可能已經挖了很深,還是找不到水源。這時候千萬不要放棄,只要一放棄,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。即使已經挖了九仞那麼深,一旦放棄,它就變成一口『棄井』,人們依然是沒水喝。如果在這時候抱著『永不放棄』的心,再多挖幾仞,水源就會被挖到。」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樹的方向由風決定」,人的方向呢?

    坊間有許多有關「性格」的書籍,可是常常在分析自己的性格時,發生迷惑的現象,這一型亦或那一型?為什麼每一型當中都有符合的描述,也都有不符合的描述?啊!瞭解了!唯一的原因在:自己的年紀太大了,我所認識到的自己的行事風格,其實已經不是自己的「原型」了,經過這麼長的人生旅程,這麼多的學習成長,如果說到現在還可以在「血型」、「星座」、「九大型」、「四大型」當中找到自己非常吻合的性格,那豈不代表自己白活了這麼多年?也辜負了上蒼的最大恩典,那就是具備「選擇」的自由。

    年輕人喜歡在星象學、紫微斗數上下工夫,無可厚非,因為還在摸索,擔心自己走錯路。但是認識到自己命相上性格的缺失,應該當作努力修行的方向,克服自己先天帶來的性格缺陷,那些也許就是自己的上輩子習氣,也是這輩子重新當人該學習的功課;而不是把它當作不可改變的宿命,認定「江山易改、本性難移」,就隨著命運而轉。這樣就失去這一輩子人生的意義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托爾斯泰的一則故事,發人深省,他說有一個國王有心治國,正想勵精圖治,他覺得如果把三件事解決了,國家立刻就可以富強。第一、如何預知最重要的時間。第二、如何確知最重要的人物。第三、如何辨明最緊要的任務。於是,群臣獻策,結論是要把時間支配得當,最好是列表;國家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教師或科學家;而當務之急是弘揚科學與嚴明法律。

    國王聽了之後,並不滿意,另覓隱士求教,隱士正在墾地,國王問了這三個問題,隱士並未回答。這位隱士挖土累了,國王就幫他的忙。天快黑時,遠處忽然跑來一個受傷的人,於是國王與隱士合力把這個受傷的人先救了下來。裹好了傷,抬到隱士家裡。翌日醒來時,這位傷者看了看國王說:「我是您的敵人,我昨天知道您要來訪隱士,我準備在您回程時截擊,不料卻被您的衛士發現,他們追捕我,我受了傷逃過來,卻又遇到您,感謝您的救助,我不再是您的敵人,我要做您的朋友。」

    國王再度請教隱士,還是懇求他解答這三個問題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常言道:「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」生命、愛情與自由三者相比較,何者最重要?若以這句話來論斷,當署自由第一、愛情第二、生命第三。

    人人都企盼自由,動物何嘗不是如此,為什麼喜歡自由的人類,卻常常囚禁同樣喜歡自由的動物?令人匪夷所思。當人類處在最愜意的時刻,通常都以「如魚得水、如鳥翔空」來形容,意味著魚在水中悠游,鳥在空中翱翔,是最愜意、最自由的狀態。果若如此,人類又何以常將寵物—如魚、鳥之類囚禁在魚缸、鳥籠之中,成為缸中魚、籠中鳥,讓牠們失去了自由而不自覺,卻還美其名為「寵物」,果真喜歡它,就還它自由吧!

    最近翻閱索爾.貝洛的一篇短文「自由與生命」,感受深刻。大意是說索爾.貝洛看到一群小孩,在八月一個暖洋洋的下午,十分賣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斕的蝴蝶,忽憶起童年時代的往事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森林公園的小徑上,看到一群小女生,匆匆忙忙地趕路,一路上還著急地說:「快點!我們要趕不上他們了!」他們是誰?我不清楚也不想知道,只是看著她們走進景觀優美的小徑,卻只是一勁的催趕,實在可惜了。

        就在前方不遠,兩個年幼的孩子,在媽媽的陪伴下,逗弄著松鼠,小朋友開心地笑著,銀鈴似的笑聲,讓整個天空都亮了,松鼠爬到樹梢,離開了小朋友的視線,雖有一點遺憾,但是仍然開心的拉著媽媽的手,繼續他們的公園之旅。

        前面草地上,一對父母正陪著孩子打球,小朋友笨拙的身體動作,拿著比他頭還大的塑膠球,身體一搖一擺的,非常逗趣。父母的臉上滿是驕傲、愉快的笑容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人際關係上,最怕的是樹立很多敵人,在身體成長中,最怕的是患了癌症。想想,敵人和癌症難道那麼可怕嗎?它們都一無是處嗎?人際關係好,敵人無從產生,身體狀況佳,癌細胞發生不了作用。敵人和癌症最大的好處,就是要我們在人際關係處理上,在生理成長過程中,不要任性,不要隨便,不要為所欲為,要知所警惕,要多作反省;就好像反對黨時時刻刻在監督,有時候還要善待癌症,感謝敵人,感恩在野黨。

        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進行過研究,他發現東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,奔跑速度也不一樣,每分鐘要比西岸的快十三米。

        對這些差別,這位動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,因為這些羚羊的生存環境和屬類都相同,飼料來源也一樣,皆以一種牧草為主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和一位講師在電話中商量輔導研習的活動設計,後學提議做一個「撕紙」活動,對方似乎頗不以為然,就是一個撕紙動作,太簡單了吧!是嗎?其實從活動進行中,是可以看出其中道理的!

        首先,每個人想要撕紙不是立刻想找剪刀、刀片嗎?偏偏這個活動規定不能用工具,只能用自己非慣用的手指來撕。

        於是有人大剌剌的拿起來就開始亂撕,像狗啃的,一下就斷了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個物質生活富裕的人,若只顧著自己享受,不去關心他人,其心靈必然空虛。

        有一個寒酸子弟出身的醫生,獲取行醫的機會,賺進了大財富後,展現高度的智慧,於是在家鄉開設平民診所,對窮人完全免費服務,又附社私人開放的圖書館,以巨大經費購置大批書報雜誌,供人借閱參考,所以人人譽之為真正的好人。

        醫師是社會的佼佼者,知識淵博且精於專業,成功之後,名譽、財富、地位隨之而來,在這樣優厚條件之下,同樣是醫生,有人把財富用好幾把鑰匙鎖起來,只喜歡計算鈔票,當守財奴過完一生。相對地,有人保持善良之心,從事社會公益,取之於社會,也能用之於社會,人生更顯出意義與價值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凡人在世上,對於看不慣、不順心的事情,總是妄加批評,哪天自己也碰上了同樣的情況,卻毫不自知。

        一位哲學家在海邊觀海,目睹一艘船遇難,船上的水手與乘客全部溺斃,無一倖免。他痛罵上蒼,如此不講理,只因為有一位罪犯正好乘坐這艘船,竟然讓偌多的無辜者受害。

        當他正沉迷於這種思想的時候,他發現自己給一大群螞蟻圍住,原來他站的位置離螞蟻窩不遠。那時,有一隻螞蟻爬到他身上,並且叮他一口,他立刻用腳踩死所有螞蟻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成功」這兩個字,多少人渴盼,窮其畢生之力也要答成的目標,然而在它的背後,卻隱藏著多少心酸、困苦、艱難、挫折、失敗,常言道:「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聞。」可見不經十年寒窗,哪能一舉成名,不經一番寒澈骨,哪來梅花撲鼻香。

        聽說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個養蚌人,想培養一顆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。於是,他到海邊沙灘上挑選沙粒,還一顆一顆地徵詢它們要不要成為珍珠的意願。可是,那些沙粒在聽完了變成珍珠的過程後,個個搖頭。養蚌人從清晨問到黃昏,快要絕望了。

        就在此刻,有一顆細小的沙粒答應了他。旁邊的沙粒都嘲笑他,太傻,甘願去蚌殼裡住,遠離親朋,見不到陽光、雨露、明月、清風,甚至還缺少空氣,整日與黑暗、潮濕、寒冷、孤寂為伍,不值得。可是那顆沙粒還是無怨無悔地隨著養蚌人去了。

經嚞讀經幼兒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